cover
Avatar

茅盾

1896-07-041981-03-27

北京

Created by 昨日银行

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用笔描绘时代风云。

Register of the Holy Name

  • 84 years old
  • Born on 1896-07-04 in China
  • Passed on 1981-03-27 in China

茅盾(1896年7月4日-1981年3月27日),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文学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茅盾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后因家庭经济困难辍学。1916年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开始接触新文化运动。1921年参与发起文学研究会,提倡“为人生而艺术”的文学主张。1927年发表第一部小说《蚀》,引起文坛关注。

茅盾的代表作包括《子夜》、《林家铺子》、《春蚕》等,这些作品深刻反映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的变迁和人民的生活状况。其中,《子夜》被誉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长篇小说,展现了1930年代上海的民族资产阶级与买办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

除了文学创作,茅盾还长期从事文学评论和编辑工作,曾任《小说月报》主编,培养了大批青年作家。1949年后,他担任文化部部长、中国作家协会主席等职,为新中国文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茅盾一生坚持现实主义创作道路,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社会批判精神。他的文学成就得到了广泛认可,1981年中国设立“茅盾文学奖”,这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

有趣的是,茅盾这个笔名来源于他1927年发表《蚀》三部曲时对当时革命低潮的感慨——“矛盾”的心情,后来将“矛”字加上草字头,成为“茅盾”。

Path of Grace

  • 1896
    July 4th

    出生

    出生于浙江省桐乡县乌镇

    浙江桐乡

  • 1913
    January 1th

    进入北京大学预科

    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学习

    北京

  • 1916
    January 1th

    进入商务印书馆工作

    开始在商务印书馆工作,接触新文化运动

    上海

  • 1921
    January 1th

    参与发起文学研究会

    与郑振铎等人发起成立文学研究会

    北京

  • 1927
    January 1th

    发表《蚀》三部曲

    首次使用茅盾笔名发表《蚀》三部曲

    上海

  • 1933
    January 1th

    创作《子夜》

    完成代表作长篇小说《子夜》

    上海

  • 1949
    October 1th

    担任文化部部长

    被任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首任文化部部长

    北京

  • 1981
    March 27th

    逝世

    因病在北京逝世

    北京

Register of Return

"The only real treasure is in your head. Memories are better than diamonds."

Add the first memory!

Pray

"When you pray, be honest. God knows the truth anyway."

Leave the first pray!